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导师资源平台
商业区域中公共艺术与空间的合纵连横

商业区域中公共艺术与空间的合纵连横

城市中现代商业区域的开发建设与公共艺术密不可分。

商业区域借用公共艺术来提升区域品牌形象,塑造空间的艺术性与符号性。我们常常发现又是虽然记不起某个办公大楼的名称,但却能想起大楼广场上的雕塑形象和空间印象,因为人们对于城市空间的记忆往往是片断的和感性的。

不同空间特质的商业区域,需要符合各自空间感受的公共艺术。从城市商业区域的室外空间特质来看,大致可以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摩天大楼下的公共艺术,在纵向空间发展,以纽约洛克菲勒商业中心为例;另一种是商业广场中的公共艺术,在横向空间延伸,以巴黎拉德芳斯商业中心为例。两者在公共艺术的最终视觉效果上,目标有所不同。

摩天大楼下的公共艺术

纽约曼哈顿高楼林立,街道相对狭窄,人们的生存空间不断向天空和地下延伸。从地面看,高楼遮挡了人们的视线,遮蔽了部分天空,使得室外空间呈现出室内空间的封闭感。出于人们对于自然的向往,天空和阳光成为都市空间中相当珍贵的要素。在高楼环保的空间下,公共艺术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人们的视线,将人们的视觉终点引向天空,并提供人们更大的视觉想象空间,以弥补视野被阻挡的局限。

位于第五大道至第七大道之间的洛克菲勒商业中心就相当典型,这是由19栋商业大楼组成的高楼建筑群。为了使商业空间显得更有凝聚力和吸引力,大楼业主方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引入了四十多件现代装饰主义风格的公共艺术作品,其中以雕塑《普罗米修斯》、《阿特拉斯》和壁画《智慧》最为著名。这三件作品的设置空间和视觉效果不约而同地营造了纵向的空间延伸感,并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天空和阳光射来的方向。

洛克菲勒中心的下沉广场是一个市民溜冰场,在广场一侧中央位置有一座著名的金色雕塑。这是美国艺术家曼西(Paul Manship)于1934年创作的铸铜雕塑《普罗米修斯》,描绘的是带给人类火种的希腊神话人物普罗米修斯,他俯瞰广场上的人们,呈现出飘扬在空中的姿态。雕塑18英尺高,重达8吨,也是整个洛克菲勒中心的标志。首先下沉广场的空间设计增加了高楼围合空间的层次感,其次从下沉广场上人们的视线来看,普罗米修斯的姿态仿佛漂浮在地面与下沉广场中央,又加强了纵向空间的舞台感和场景效果。

2004年秋天在洛克菲勒中心下沉广场一侧,离《普罗米修斯》雕塑不远处,出现了一件大型公共艺术装置作品,这是乔纳森·博罗夫斯基创作的《走向天空》,是由洛克菲勒中心委托设计,并由公众艺术基金赞助的。装置重达7吨,描绘了一行七人正秩序井然地在100英尺高的不锈钢柱上向着天空行走的场景,其中有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职业的人,他们正打破地心引力,走向人类不可企及的新空间。巨大的不锈钢柱倾斜75度角插入洛克菲勒中心高楼环抱的广场空地,向着东方,极为壮观,形成一种与垂直城市空间相适应的公共艺术空间形式。同时乔纳森在地面上还安排了三个人在仰望这一行人,形成了一种场景式的公共艺术。广场所有观看者都不由自主地进入情境之中,抬头仰望,面向天空,陷入沉思,人们的视线停留在这行人行走的终点,似乎看到了未来,明白了人类的潜力和极限。这件《走向天空》的公共艺术作品在2005年被转移到德克萨斯达拉斯纳希尔雕塑中心,今天在世界上还有两件复制品,一件在宾夕法尼亚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校园内,另一件在韩国汉城禾谷东的一个商业大楼前。

位于纽约第五大道630号入口的雕塑《阿特拉斯》,是洛克菲勒中心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引得许多游人在下面驻足观看。这是美国艺术家赖瑞(Lee Lawrie)和张伯伦(Rene Paul Chambellan)于1937年创作的。雕塑15英尺高,重达7吨,描绘的是希腊神话里的擎天神阿特拉斯,他在世界最西处用双肩支撑苍天。从大楼的入口处观看雕塑,阿特拉斯肩上的圆环球体创造了一个虚的视觉中心,这个视点将人们的目光集中到楼顶和天空。

除了雕塑之外,洛克菲勒中心更多地采用壁画来弥补地面空间的不足。位于洛克菲勒广场30号的入口壁画《智慧》采用浮雕形式,是美国艺术家赖瑞(Lee Lawrie)于1933年创作的,22英尺高,14英尺宽,用印第安纳石灰石、玻璃、彩瓷、镀金材质制作完成。从进入大楼的整个过程来看,壁画将建筑入口区域在纵向空间大幅度提升。由于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抬头观看,因此壁画上部采用倾斜角度,使得仰视观看的视觉效果更好。

图. 纽约洛克菲勒商业中心下沉广场前的金色雕塑《普罗米修斯》

图. 位于第五大道630号入口的雕塑《阿特拉斯》

图. 位于洛克菲勒广场30号的入口壁画《智慧》

除了洛克菲勒中心之外,整个曼哈顿密布着高楼。常能见到公共艺术出现在一些高楼下空间相当有限的小广场中,虽然这些雕塑体量不大,却在视觉效果上起到了提升空间和缓解压抑的重要作用。位于百老汇大道的海运米兰银行大楼前,有一个巨大的红色带孔立方体,这是艺术家野口勇于1968年创作的雕塑《红色立方体》。雕塑占地面积极小,保留了珍贵的地面空间,立方体的不稳定感将人们的视线上移,同时在灰色玻璃幕墙的环境下,红色格外热情奔放,带给人们打破规则的一种自由感。位于纽约第六大街的青铜雕塑《维纳斯》则采用缺失效果来激发观看者的空间想象力,达到引导视线上移的效果。

图. 位于百老汇大道的雕塑《红色立方体》

图.位于纽约第六大街的雕塑《维纳斯》

商业广场中的公共艺术

广场是城市空间的重要形式,商业广场将一系列商业建筑围合在广场周边,形成一种开阔平缓的空间样式,具有商业和休闲的多重功能。在大型商业广场中,公共艺术不仅起到空间环境艺术化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广场大空间的单调乏味,增加了人们的行走乐趣。

巴黎拉德芳斯就是一个围绕中央广场为中轴线的大型商业区域,其建筑分布密度不大,中央广场空间开阔舒展。这里共设置了60多件公共艺术作品,主要建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都是当时世界先锋艺术家的作品,比如凯撒的《大拇指》、米罗的《与杏花游戏的情侣》、考尔德的《红蜘蛛》、塔基斯的《光》等,它们与环境空间形成了奇妙的融合与共生。

在拉德芳斯中央广场上有个大型喷水池,池底的装饰纹样犹如一道道被分解的光线,七彩渐变,层层叠叠,这是以色列艺术家阿加姆于1977年创作完成的公共艺术作品。最重要的是整个水池位于拉德芳斯拱门和凯旋门的中轴线上,与整个中央广场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融为一体,也成为拉德芳斯地区最重要的景观艺术之一。水池在面对凯旋门的一侧形成瀑布式的落差,这与广场空间的整体落差保持一致,加上池底的光线条纹与水流方向一致,使得相对静止的水池有一种流动的视觉效果。此外水池中分布着66个喷水头,在阳光的照射下水影流动,七彩池底具有一种迷幻的色彩效果,为拉德芳斯以玻璃幕墙为主的商业空间色彩增加了轻松欢快的气氛。

图. 法国拉德芳斯商业区的彩虹喷水池

拉德芳斯中央广场的一侧屹立着米罗在1974年创作的大型雕塑《与杏花游戏的情侣》,描绘了两个形态奔放的角色,色彩单纯鲜艳,具有儿童般的想像力和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视觉感染力。无论是远观还是近距离体验,雕塑的抽象形态传达出来的对于自由与童真的美好向往,以及为观看者提供的广阔联想空间,与中央广场带给人们开阔的空间感形成了一定默契。

拉德芳斯中央广场的另一侧则有座五层楼高的大型红色钢板雕塑,火红的色彩在灰蓝色的商业空间下格外跳跃,这是亚历山大.考尔德于1975年创作完成的雕塑《红蜘蛛》。远远观望雕塑,其圆弧线条和有机形态呈现出一种饱满的生机和舞动的姿态,抽象的表现方式使人们产生好奇和感动,令人联想到教堂的拱顶和蜘蛛。当走进雕塑并从下方穿越时,雕塑营造了一个热烈奇特的小型开放空间。从广场整体环境来看,考尔德这件作品为理性的办公空间注入了感性成分,为开阔平缓的广场空间营造了丰富的层次性。

图. 拉德芳斯广场上的米罗雕塑《与杏花游戏的情侣》

图. 拉德芳斯广场上的考尔德钢板雕塑《红蜘蛛》

除了拉德芳斯广场,考尔德的钢板雕塑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竖立在世界各地,并与其环境空间产生了很好的对话。其中座落于德国斯图加特小城堡商业广场上的一件动态平衡雕塑《Crinkly avec disque rouge》是73岁的考尔德于1973年创作的,斯图加特政府于1981年以10万欧元的价格购得,目前属于斯图加特艺术博物馆。雕塑采用红黄两色搭配小面积黑白,在广场上形成了视觉焦点。8米高的雕塑下部,形似折纸动物形态的一部分,三条腿使得下部稳定坚固;上部则是红色的圆形和三个不规则形态构成的平衡物,风和空气的流动都会使平衡物缓慢运动,产生苍茫的时间感。这件公共艺术作品在动静之间产生了一种对于自然界的敬畏和自由自在的心理感受,也在整个广场平缓宽阔的空间中营造了图腾式的视觉核心。

图.考尔德的雕塑《Crinkly avec disque rouge》,背景是斯图加特艺术博物馆前

图. 考尔德的雕塑《Crinkly avec disque rouge》,背景是斯图加特小城堡商业广场

综上所述,城市空间特质与公共艺术之间的关系密切,产生了空间上的“合纵”与“连横”关系。摩天大楼下的公共艺术普遍采用视点上移的方式,加强了纵向空间感,以缓解横向空间的不足,此为“合纵”关系。而商业广场中的公共艺术则体量较大,形态自由,从远观到近看会形成一个小型开放空间,与广场大空间形成对话,此为“连横”关系。因此,在不同城市空间语境下,对于公共艺术作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要求是不同的。

文/图 章莉莉

章莉莉
章莉莉
副教授
公共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历届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