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
酸葡萄
绢本设色
175*245cm
《酸葡萄》 平面绘画上产生了味觉概念
我的写生生活——丰富的直觉感悟与深厚的素描功力
这张《酸葡萄》简单讲一下,当时教学任务特别多,我再也没时间到农村去体验了,说实在的,在农村体验生活,去捕捉一些有艺术价值的素材,是一个非常艰难和艰苦的工作,在我停留在学校教书之后,就很难有时间像过去那样把大量的时间搁在这种体验上。但生活处处有艺术,这张画就是对校园生活的一种表达。在学校,对校园生活的感受是最多的,内心里对学生的认识也非常多,一方面是偶然的因素我在学校里发现了这个葡萄架,对于葡萄架这种形式,无论是中国的古代绘画还是后来的西方现代艺术的那种画面构成,都有这样的横平竖直的构图形式,这种形式感给了我一种深刻的感觉,借着这种感觉,我立即闭上眼睛,锁定它的形式并想象这种意境。
为什么我要闭上眼睛,是因为这样就可以阻止新的琐碎的具体事物干扰你最初的一种意识印象。之后,我将当时的灵感构思成一幅豆腐块的小草图,然后再把我对女学生校园生活的那种印象按照节奏摆放在画面上,这样就完成的这张《酸葡萄》的绘画主题。
当然,这幅作品也像其它作品一样在葡萄架下构思吹个笛子什么的这样一般事宜,这是一种概念,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对于这幅作品中的这个人物,我描写的是她拿着葡萄要吃没吃的那一瞬间,嘴微微地张开,从而构成了这幅画的点题“酸”。
其实最开始我用的是“青葡萄”,我是想讲没成熟的,学生也是“没成熟”的人,后来参加第一次工笔画大展的时候,填表的时候可能填错了,或者是打字打错了,写成了“酸葡萄”,当时我还提出来说字错了,写《高山下的花环》的李存葆说:你还不知道你画画成功在哪儿,那个“酸”字用得好,我一想是啊!“青葡萄”是个色彩概念,“酸葡萄”是一个味觉概念,就是在一个平面绘画上产生了味觉概念,特别是我的形象正是点出了这样一个主题,特别有意思。